【部门领导解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敦雍对《六安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进行解读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时间:2022-03-04 17:54
字号:

日前,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六安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六市监发〔2022〕10号)(以下简称《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相关工作。现就《规划》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监管工作,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机构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要求,将原市工商质监局、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以及市发改委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市科技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市国资委的盐业监督执法职责进行整合,于2019年2月19日挂牌组建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市场监管系统各业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着力优环境、保安全、提质量、严监管、固根基、树形象,“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格局初步形成,综合监管效能稳步提升,市场监管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对市场监管提出新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后,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新问题、新思路、新理念,也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规划》出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编制六安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是机构改革后我市市场监管系统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并实施《六安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对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安全,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进我市建设高标准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六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具有重大意义。

三、《规划》编制的原则要求有哪些?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特别是亲临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贯通落实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充分吸收国家、省、市政府及市场监管系统近年来相关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将各级工作安排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对标对表。对标市规划纲要,借发达地区和兄弟单位经验,《规划》设置了18项主要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各项指标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测算,既适当超前又留有余地。其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调整为“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为预期性指标。

三是突出项目支撑。《规划》设置了9个专栏,内容主要涉及到消费环境、质量基础建设、知识产权、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项目、工程。重点突出国家茶及茶制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安徽省霍山石斛中药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四是强调可操作性。坚持从全市市场监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置目标指标,找准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项目和平台建设,为规划实施找准着力点,为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四、《规划》编制的具体过程有哪些?

《规划》的编制,先后经过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初稿起草、修改完善、会议审定、联合签发等几个阶段。

2020年度,先后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安排工作组走访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2021年2月着手起草《规划(草案)》,《规划》形成后,多次征求市局领导及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意见,两次征求市直单位和县区市场监管局意见,并挂网对社会公示公告,对反馈的合理建议,都予以了采纳。2022年2月8日,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六安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送审稿)》。3月2日,由市场监管局与市发改委联合签发。

五、《规划》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划》分四个部分,19000多字。

第一部分为发展基础。简要总结了我市“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成绩: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2019年2月19日挂牌组建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2020年4月1日,六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挂牌成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48844户,比“十二五”末增长了94.03%。年均增长率达14.20%。竞争环境规范有序。全面落实竞争审查,开展反不正当执法,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得到整治,一批影响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和保健品生产销售企业虚假宣传案件受到查处,网络交易秩序得到有力维护。市场安全明显改善。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建设电梯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开展气瓶充装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能。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六安市2020年度质量工作被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霍山县、舒城县、金寨县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知识产权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末,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231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7件。全市商标申请量51032件,有效注册量41165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1180件。消费环境持续改善。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近10万件,每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600万元。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即坚持创优市场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规范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实施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安全保障水平,改革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法手段,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市场监管体系,以高标准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立健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巩固、提升“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成果。在全省领先试点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登记许可事项“跨省通办”。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在我市部分县区的试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力争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数达44万户以上。二是全面加强监管执法,查处并公布一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审查和评估机制;突出价格监管,重点对教育、医疗、旅游等商品和服务,加大对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牟取暴利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突出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房地产、金融投资理财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并将互联网违法广告列入监管重点;加强对网络售假、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恶意诋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持续开展“皖剑”专项行动,保持对传销和直销打击的高压态势;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12315与12345热线“归并优化”工作,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建一批放心满意消费示范单位、示范街区、示范行业,群众对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5%以上,对创建工作认同度达到90%以上。三是坚持深化质量强市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激发企业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十四五”末,全市80%以上的县区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市、区),四上”企业100%实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育中国质量奖或省政府质量奖1个以上、市政府质量奖40个,新增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40家以上、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0家以上。推进计量、认证建设,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茶及茶制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2个省级质检中心(安徽省霍山石斛中药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省家具及板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动直属机构能力建设,明确各自检验检测和研究能力建设目标任务。四是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力争取到2025年,全市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3.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10万件。开展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推介工作,认定一批六安市乡土特色品牌,新增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0个,总数不低于17个。五是坚守市场安全底线,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市场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深入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培育、认证和示范体系。全市至少创成1-2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抽查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所在企业覆盖率达100%。全面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突出高风险重点品种检查全覆盖,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100%,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重点品种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建成15家“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开展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成果,扩大特种设备大数据信息化监管系统应用,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及时曝光和查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和典型违法案件。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高于省平均水平。六是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参与合肥都市圈建设和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建设,确保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在市场监管领域落地见效。七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层级联动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职能作用,提高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效率。开展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2023年年底前全市基层监管所全部达标。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严格合法性审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成我市“数智化”市场监管平台。注重人才队伍培养。5年内将基层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遍,新考录公务员初任培训参训率达到100%。

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强化党对市场监管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规划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推进各项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六、推动《规划》实施有哪些打算? 

一是加强《规划》解读、宣传。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有关媒体等,对外发布和解读。向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相关市场主体等广泛宣传、介绍《规划》,引导各方同向发力,积极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向党委、政府报告《规划》要求和实施进展,积极争取工作支持。 

三是大力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围绕《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重大行动,确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重点工作顺利实施、主要目标顺利实现。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或评估工作,掌握《规划》实施进度,及时解决困难问题。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